去声 去声指汉语平上去入4声中的第3调,也指普通话4个声调中的第4调。普通话语音把音高分成“低、半低、中、半高、高”五度。去声是全降调。
【拼音读音】
[qù shēng]
【汉字注音】
ㄑㄩˋ ㄕㄥ
【简繁字形】
去聲
【是否常用】
是
(1) [falling tone]
(2) 古代汉语四声的第三声
(3) 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一种汉语调类。其声清而远,今为国音声调中的第四声。注音符号用「ˋ」来表示。
舍弃声名。 《北史.卷四二.常爽传》:「是以君子鉴恃道不可以流声,故去声而怀道 。」
去字的详细解释
【声】: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声字的详细解释
名誉扫地
去年下去过去失去出去回去上去去世除去免去去处来去过不去前去去路去向相去过意不去翻来覆去来龙去脉
声音声明呼声笑声心声无声声称相声声响高声轻声声誉连声响声名声噪声不作声出声风声放声
而此平声与去声的关系当是破字与如字的关系。
但你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原因,而去声讨所有的人.
“平去声调”相当于北京话的阴平、阳平、去声,“上声调”相当于北京话的上声。
仄声:上声二十六寝去声二十七沁通用。
就是普通话中阳平声个基本全部得仔普通话当中去声字个大部。
王修身洁行,言无近杂,内去声酌之娱,外无田弋之好。
在这些讨论氛围的影响下,学者们创造出了近代中国语言中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这四声调的基础读法,让“汲来江水煮新茗;买尽青山作画屏”这样的诗句,朗诵起来更富节奏和韵致。
失音症由于疾病、声带损伤或各种心理诱因,如歇斯底里症,而失去声音。
上古汉语部分被动句是有形式标记的,标记主要有两种:一是浊辅音声母,二是去声.
* 去声的读音是:qù shēng,去声的意思:去声 去声指汉语平上去入4声中的第3调,也指普通话4个声调中的第4调。普通话语音把音高分成“低、半低、中、半高、高”五度。去声是全降调。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hycd/175747600239169.html
上一篇:气味相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