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荒 救荒,汉语词汇。 拼音:jiù huāng 指救济凶年灾荒。 如:以备救荒。
【拼音读音】
[jiù huāng]
【汉字注音】
ㄐㄧㄡˋ ㄏㄨㄤ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是
[help to tide over a crop failure] 救济凶年灾荒
以备救荒
采取积极措施,帮助灾民度过饥荒难关。 宋.叶适〈运使直阁郎中王公墓志铭〉:「救荒莫若预。绍熙末,费数十百万而人相枕死如故者,行之晚也。」 《宋史.卷三一六.赵抃传》:「吴越大饥疫,死者过半。抃尽救荒之术,疗病埋死,而生者以全。」
救字的详细解释
【荒】:1.荒地:生荒。熟荒。开荒。2.荒芜:地都荒了。3.荒凉:荒郊。荒岛。4.荒歉:荒年。5.严重缺乏:粮荒。水荒。6.不合情理:荒谬。荒诞。
荒字的详细解释
救助抢救救灾救援救济救治挽救拯救急救救国营救解救救命自救搜救救护补救救护车求救扑救
荒山荒唐荒凉荒地荒漠开荒荒谬荒芜荒诞荒原荒野饥荒荒草荒滩破天荒荒废垦荒灾荒荒坡逃荒
药用价值的不断探究等,莼菜在一定程度上还起了救荒疗饥的作用。
认为晚清政府的救荒政策,尽管表面上缜密细致,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吏治的腐败,亦不免纰漏百出。
历代备荒、救荒机构设置均以仓储为主,并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救助程序。
以前科臣曾建议用俊秀监生捐官纳钱,此办法在山东救荒时曾经实行过;再用裁减衙门役夫工食之半,此在以往东征抗倭时亦一度实行过,请依故事予以允行。
作为清中期重要的地方官员,陈宏谋在实践中主张以民为本的救荒理念。
于是,块根作物就显得尤其重要,红薯和马铃薯从一种舶来的地方性救荒作物逐渐发展成为东部以及其他地方数千万人的主食。
当时“以国土夷旷,庶草蕃庑,考核其可佐饥馑者四百余种,绘图疏之,名《救荒本草》。
* 救荒的读音是:jiù huāng,救荒的意思:救荒 救荒,汉语词汇。 拼音:jiù huāng 指救济凶年灾荒。 如:以备救荒。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hycd/175446473535822.html
上一篇:内痔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