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镝 (箭的一种)司马迁不朽之作《史记》,其中的《匈奴列传》记载了“鸣镝”的来历,大概如下:冒顿乃作鸣镝,鸣为响声,镝为箭头,鸣镝就是响箭,它射出时箭头能发出响声。 鸣镝 (汉语词汇)鸣镝,汉语词汇。 拼音:míng dí 释义:1、即响箭。矢发射时有声,故称。2、借指战乱。
【拼音读音】
[míng dí]
【汉字注音】
ㄇㄧㄥˊ ㄉㄧˊ
【简繁字形】
鸣镝
【是否常用】
是
[whistling arrow] 古时一种射出去带响的箭,多用于发号令
闻鸣镝而股战。&—&—南朝梁&&mipot; 丘迟《与陈伯之书》
军中发号令的响箭。参见「嚆矢」条。 《史记.卷一一○.匈奴传》:「冒顿乃作为鸣镝,习勒其骑射,令曰:『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 清.张景祁〈酹江月.楼船望断〉词:「回忆鸣镝飞空,猋轮逐浪,脱险真奇绝。」
德语 surrender Peil (S)
鳴字的详细解释
【鏑】:[dí]箭頭;箭。[dī]金屬元素。符號Dy。是稀土元素之一。
鏑字的详细解释
鳴鏑鳴聲鳴禽龍躍鳳鳴鳴鳳轟鳴鳴謝鳴鞭鳴鼓而攻之鳴冤鳴金鳴笛鳴叫鳴鑼開道鳴不平鳴放鳴飆鳴璣鳴蹕鳴灘
鳴鏑攢鋒聚鏑飛鏑鋒鏑霜鏑鏑鋒鏑銜鋒鏑餘生流鏑破鏑矢鏑金鏑交鏑冒鏑當鋒
* 鳴鏑的读音是:míng dí,鳴鏑的意思:鸣镝 (箭的一种)司马迁不朽之作《史记》,其中的《匈奴列传》记载了“鸣镝”的来历,大概如下:冒顿乃作鸣镝,鸣为响声,镝为箭头,鸣镝就是响箭,它射出时箭头能发出响声。 鸣镝 (汉语词汇)鸣镝,汉语词汇。 拼音:míng dí 释义:1、即响箭。矢发射时有声,故称。2、借指战乱。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hycd/174627025829359.html
上一篇:專有名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