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台 御史台,中国古代官署名。东汉至元朝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秦汉以御史负责监察事务。御史所居官署称御史府,又称兰台、宪台。南朝梁陈、北魏魏齐时,称御史台。隋唐五代宋金元历代沿置。是中央行政监察机关,也是中央司法机关之一,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中丞原在殿中兰台办事,为御史之长后仍留台中,因而称其官署为御史台。与尚书台、谒者台并称为三台。历代沿袭,并有宪台、兰台、乌台的别称。唐高宗时曾以宪台为正式名称。
【拼音读音】
[yù shǐ tái]
【汉字注音】
ㄩˋ ㄕˇ ㄊㄞˊ
【简繁字形】
御史臺
【是否常用】
是
[Yushi Tai] 中国古代监察官署名称,又名&“宪台&”
御史治事的地方。西汉称为「御史府」,东汉以后称为「御史台」。 也称为「宪台」。
御字的详细解释
【史】:1.历史:史学。近代史。世界史。有史以来。2.古代掌管记载史实的官。3.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中的第二类:史书。史部。4.姓。
史字的详细解释
【台】:[tái]1.平而高的建筑物,便于在上面远望:瞭望台。塔台。亭台楼阁。2.公共场所室内外高出地面便于讲话或表演的设备(用砖砌或用木料制成):讲台。舞台。主席台。3.某些做座子用的器物:锅台。磨台。灯台。蜡台。4.(台儿)像台的东西:井台。窗台儿。5.桌子或类似桌子的器物:写字台。梳妆台。乒乓球台。6.a)用于整场演出的戏剧、歌舞等:一台戏。一台晚会。b)用于机器、仪器等:一台机床。三台天文望远镜。7.指台湾省:台胞。8.敬辞,旧时用于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动作:兄台。台鉴。9.姓。10.见〖台风〗1。[tāi]台州(Tāizhōu),地名;天台(Tiāntāi),山名,又地名,都在浙江。
台字的详细解释
烘堂大笑 三台五马
防御抵御抗御御寒御驾御敌御医御用御侮御笔御花园御制御赐御苑统御統御太平御览行御史台捍御都御使
历史党史史料史学史诗史实唯物史观史册文史史书史无前例史家史前历史剧通史国史正史病史史籍史论
舞台出台平台台阶电视台电台台北柜台台下台风看台阳台广播电台讲台天文台登台下台主席台后台气象台
* 御史台的读音是:yù shǐ tái,御史台的意思:御史台 御史台,中国古代官署名。东汉至元朝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秦汉以御史负责监察事务。御史所居官署称御史府,又称兰台、宪台。南朝梁陈、北魏魏齐时,称御史台。隋唐五代宋金元历代沿置。是中央行政监察机关,也是中央司法机关之一,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中丞原在殿中兰台办事,为御史之长后仍留台中,因而称其官署为御史台。与尚书台、谒者台并称为三台。历代沿袭,并有宪台、兰台、乌台的别称。唐高宗时曾以宪台为正式名称。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hycd/174208637526431.html
上一篇:圆舞
下一篇: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