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义 仗义是一个动词词汇,读音为zhàng yì,指主持正义;谓讲义气。东北方言中意为理直气壮,有“嚣张”的意思。
【拼音读音】
[zhàng yì]
【汉字注音】
ㄓㄤˋ ㄧˋ
【简繁字形】
仗義
【是否常用】
是
(1) [from a sense of justice]∶主持公道
仗义直言
(2) [be loyal (to friends)]∶重义气;守信用
他们这么不仗义,我们也就别客气了
凭义理行事。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那人负气仗义,交游豪俊,却也在江湖上做大贾。」 《儒林外史.第三二回》:「像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
仗字的详细解释
【义】: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6.姓。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
义字的详细解释
仗义直言 慷慨仗义 仗义执言 疏财仗义 轻财仗义 疏财重义 仗义疏财 仗义行仁 负气仗义 施不望报 忠肝义胆 惜客好义
打仗胜仗败仗仪仗队仗义仪仗硬仗依仗仰仗炮仗对仗倚仗仗义执言翻身仗恶仗打翻身仗狗仗人势明火执仗仗势仗势欺人
意义社会主义主义马克思主义义务资本主义名义共产主义帝国主义爱国主义正义义务教育起义涵义人道主义形式主义定义马列主义现实主义官僚主义
顾行而忘利,守节而仗义。
李老师是个仗义执言的好人。
陈力就列,以义建功,师旅行阵,德仁为固,仗义而强,调气养性,仁者寿长,美才次德,义者行方。
梁山好汉喜欢仗义疏财。
故圣人怀仁仗义,分明纤微,忖度天地,危而不倾,佚而不乱者,仁义之所治也。
有人行侠仗义,有人精神抖擞,有人纹丝不动,有人提心吊胆,有人不以为然。
他为人正直,乐于排难息事,敢于仗义执言。
储安平这种不顾私人恩怨的仗义执言的风格让人敬佩。
小文的爸爸是县上的*记,为人正直,敢于仗义执言。
* 仗义的读音是:zhàng yì,仗义的意思:仗义 仗义是一个动词词汇,读音为zhàng yì,指主持正义;谓讲义气。东北方言中意为理直气壮,有“嚣张”的意思。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hycd/174071851017279.html
上一篇:约略
下一篇:人山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