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
取信于民
【成语拼音】
[qǔ xìn yú mín]
【成语解释】
取得人民的信任。
【成语出处】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一一取信于民。”
【成语例句】
邓小平《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一定要取信于民。”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结构类型】
补充式成语
【形成年代】
当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取信于民
【英文翻译】
attain the people's trust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取信于民”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补充式成语 Q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取得 人民
取字的详细解释
【信】:[xìn]1.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2.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3.崇奉:信仰。信徒。4.消息:信息。杳无音信。5.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6.随便,放任: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7.同“芯2”。8.姓。 。[shēn]1.古同“伸”,舒展开。2.古同“伸”,表白。
信字的详细解释
【于】:1.a)在:她生于1949年。来信已于日前收到。黄河发源于青海。b)向:问道于盲。告慰于知己。求救于人。c)给:嫁祸于人。献身于科学事业。d)对;对于:忠于祖国。有益于人民。形势于我们有利。e)自;从:青出于蓝。出于自愿。f)表示比较:大于。少于。高于。低于。g)表示被动:见笑于大方之家。2.后缀。a)动词后缀:合于。属于。在于。至于。b)形容词后缀:勇于负责。善于调度。易于了解。难于实行。“於”3.姓。
于字的详细解释
【民】: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民字的详细解释
取信于人
取信于民 取信于人 于民润国
取字的成语 信字的成语 于字的成语 民字的成语 取开头的成语 信开头的成语 于开头的成语 民开头的成语 qu的成语 xin的成语 yu的成语 min的成语qxym的成语取信什么什么的成语取什么于什么的成语取什么什么民的成语什么信于什么的成语什么信什么民的成语什么什么于民的成语
这个领导要取信于民,使党内信得过,人民信得过.
或以“完全”的立宪面目来取信于民,笼络人心,缓和统治危机。
第三代的领导也一样要取信于民,要干出实绩.
第二条是真正干出几个实绩,来取信于民.
服务大众,真诚服务,取信于民,是我们经营的宗旨.
农二师纪委监察局何以取信于民,取信于社会,靠的是该师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凭的是纪委监察局全体干部团结拼搏、无私无畏的卫士情怀。
公安执法,既要取信于民,也要取悦于民。
一个党员干部,如何取信于民,取悦于民?答案十分明确:除了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更要有实实在在的、真正得了民心顺了民意的政绩。
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
* 取信于民的意思 取信于民的成语解释 取信于民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hycd/174071489515744.html
上一篇:岂止
下一篇: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