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 (地理学术语)地表及地表下层土壤经常过度湿润,地表生长着湿性植物和沼泽植物,有泥炭累积或虽无泥炭累积但有潜育层存在的土地。其形成主要取决于地貌条件和水热状况。根据发展阶段可分为低位、中位和高位沼泽,即富营养、中营养和贫营养沼泽。按地貌条件可分为山地沼泽、高原沼泽和平原沼泽。根据有无泥炭可分为泥炭沼泽和潜育沼泽。[1]世界沼泽面积约268.3万平方公里,中国的沼泽面积11万平方公里,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沼泽最多,青藏高原次之,余为零散分布。
【拼音读音】
[zhǎo zé]
【汉字注音】
ㄓㄠˇ ㄗㄜˊ
【简繁字形】
沼澤
【是否常用】
是
[marsh] 低洼积水、杂草丛生的大片泥淖区
水草茂密且树木、灌木丛生的潮湿泥泞地。主要由于湖泊里面的物质长期沉积,湖水越来越浅,湖底长满苔藓等植物而形成。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深水沼泽、浅水沼泽及红树林沼泽。
沼字的详细解释
【泽】:[zé]1.水积聚的地方:大泽。湖泽。润泽(潮湿)。沼泽。2.金属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光泽。色泽。3.恩惠:恩泽。泽及枯骨(施惠于死人)。4.洗濯。5.汗衣,内衣。[shì]古同“释”,解散。
泽字的详细解释
山林
池沼
以泽量尸 堕高堙庳
沼气沼泽沼泽地泥沼湖沼池沼沼地詠沼鵷沼淵沼鍛沼東沼龍遊曲沼沼澤靈沼硏沼沼澤土鳳沼宮沼东沼
毛泽东思想光泽色泽沼泽沼泽地润泽恩泽竭泽而渔芳泽泽国草泽水泽湖泽手泽泽泻泽兰袍泽洪泽湖菏泽膏泽
通向面包的小路蜿蜒于劳动的沼泽之中,通向衣裳的小路从一块无花的土地中穿过,无论是通向面包的路还是通向衣裳的路,都是一段艰辛的历程。
退路是没有了,前途是一片沼泽地,让人越陷越深。
面对荆棘林莽、重峦叠嶂、泥淖沼泽,有无数忠贞的儿女,不怕洒尽热血,抛却头颅,尸裹马革!直到51年前那个金秋十月,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一位巨人的宣言,使一个古老民族傲然屹立,纵情欢乐。
石蚕原本是生长在泥潭沼泽中的芦苇丛里的。在许多时候,它依附在芦苇的断枝上,随芦苇在水中漂泊。那小鞘就是它的活动房子,也可以说是它旅行时随身带的简易房子。
这沼泽地好像是无边无际似的,即使是走到天亮,也不一定能走出去。
这里是沼泽地,真是寸步难行啊!
其滨湖、沼泽相炭质泥岩及煤系建造是库车坳陷重要的烃源岩。
曾有苍鹭觅食的沼泽,如今已枯竭殆尽,上面盖满了房舍.
他潜伏在肯尼亚边境附近的红树林沼泽地里,协助训练新兵。
* 沼泽的读音是:zhǎo zé,沼泽的意思:沼泽 (地理学术语)地表及地表下层土壤经常过度湿润,地表生长着湿性植物和沼泽植物,有泥炭累积或虽无泥炭累积但有潜育层存在的土地。其形成主要取决于地貌条件和水热状况。根据发展阶段可分为低位、中位和高位沼泽,即富营养、中营养和贫营养沼泽。按地貌条件可分为山地沼泽、高原沼泽和平原沼泽。根据有无泥炭可分为泥炭沼泽和潜育沼泽。[1]世界沼泽面积约268.3万平方公里,中国的沼泽面积11万平方公里,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沼泽最多,青藏高原次之,余为零散分布。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hycd/174071200213811.html
上一篇:推陈出新
下一篇:暗箱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