凳子 在坐具当中,家具凳子,马扎是最早出现的,它是凳子的前身,在凳子上加一个靠背就衍变成为了椅子。凳子在民间的称谓叫杌凳。最初用来踩踏上马、上轿时使用,所以也称马凳、轿凳。民间俗称的名字中,还有“武凳”,因为习武之人坐如钟,不需要倚靠什么,因此得名。凳子的用料简单,用途广泛,所以比椅子流传的数量大。凳子的形状很丰富,出现的早期是长方形,一直延续到明代,到了清代变成了方形,还出现了圆形、扇面形、梅花形、六角形的凳子等。
【拼音读音】
[dèng zǐ]
【汉字注音】
ㄉㄥˋ ㄗˇ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是
1.没有靠背的一种坐具。
没有靠背供人坐的家具。 《儒林外史.第二回》:「那王举人也不谦让,从人摆了一条凳子,就在上首坐了。」
英语 stool, small seat
德语 Bänke
法语 banc, tabouret
凳字的详细解释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子字的详细解释
凳子板凳条凳坐冷板凳冷板凳桌椅板凳老虎凳腳凳脚凳恭凳矮凳單凳子懶凳墜凳踏腳凳墊腳凳執鞭墜凳爛板凳條凳揽凳
孩子儿子女子日子分子男子电子房子样子妻子子女知识分子身子屋子院子肚子小伙子班子鼻子桌子
国强坐在凳子上,大大的屁股就像地里的南瓜,衣服下面露出一大截内裤。。。
班主任一声令下,同学们就开始抬起凳子,拿起自己的劳动工具打扫卫生了。有的忙着扫地,有的忙着擦玻璃,有的收拾讲台,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为了让自己的教室焕然一新,大家不怕苦、不怕累。
晚上我走到老师办公室拿着作业音乐老师,让我那个凳子坐到他旁边给我讲着作业怎么做怎么写,一道道跟我说着分析这,他讲的时候是那样的认真呢样严肃。然而我也在认真的聆听着他呢美丽的声音在我耳朵边讲着呢一道道我不知道该怎么做的题目。
他趁小丽不注意,偷偷把她的凳子抽了出来,然后幸灾乐祸地等着瞧热闹。
坐在两只凳子中间,容易摔倒在地。
请把凳子往右移动一下。
他拉出凳子坐了下来,舒服的伸了个懒腰。
屋子中间有一条凳子。
这个凳子腿直活动,坐上去一点儿也不稳当。
* 凳子的读音是:dèng zǐ,凳子的意思:凳子 在坐具当中,家具凳子,马扎是最早出现的,它是凳子的前身,在凳子上加一个靠背就衍变成为了椅子。凳子在民间的称谓叫杌凳。最初用来踩踏上马、上轿时使用,所以也称马凳、轿凳。民间俗称的名字中,还有“武凳”,因为习武之人坐如钟,不需要倚靠什么,因此得名。凳子的用料简单,用途广泛,所以比椅子流传的数量大。凳子的形状很丰富,出现的早期是长方形,一直延续到明代,到了清代变成了方形,还出现了圆形、扇面形、梅花形、六角形的凳子等。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hycd/17407016317180.html
上一篇:荒地
下一篇: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