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 识字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í zì,意思是认识文字,指如何把具象化的事物在脑中与抽象化的文字联系起来。识字方法主要有象形识字法,阶梯想象识字法,随文识字法等等。
【拼音读音】
[shí zì]
【汉字注音】
ㄕˊ ㄗˋ
【简繁字形】
識字
【是否常用】
是
[become literate] 认识文字
认识字。 《儒林外史.第四○回》:「只是这班小孩子,一个个好模好样,也还觉得聪俊,怎得有个先生教他识字便好!」 《红楼梦.第四九回》:「那宝琴年轻心热,且本性聪敏,自幼读书识字,今在贾府住了两日,大概人物已知。」
识字的详细解释
【字】:1.文字:汉字。识字。字体。字义。常用字。2.(字儿)字音:咬字儿。字正腔圆。他说话字字清楚。3.字体:篆字。柳字。宋体字。美术字。4.书法作品:字画。一幅字。5.字眼;词:他说行,谁还敢说半个“不”字。6.字据:立字。收到款子,写个字儿给他。7.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岳飞字鹏举。曾巩字子固。8.俗指电表、水表等指示的数量:这个月电表走了50个字,水表走了20个字。9.许配:待字。10.姓。
字字的详细解释
目不识书 知书识字 不识之无 纥字不识 识字知书 目不识字
认识知识意识知识分子共识知识产权意识形态识别常识相识见识识字下意识结识学识有识之士有识有意识潜意识知识青年
文字名字数字签字汉字赤字红十字会大字字样识字字母金字塔大字报字典八字写字台字迹字形字画字句
读书岂免死,读书岂免贫。何以好识字,识字胜他人。
张伯伯吃够了不识字的苦头,决心供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
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钱钟书
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
识字,是一切探求之起步,识字是一种很重要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以至其他一切知识的学习,都必须以认字为前提和基矗。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还不识字,就捧起一本书哇哇啦啦、一本正经地“读”了起来,逗得爸爸、妈妈笑得前仰后合。
识字要读书,种地要养猪。
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
财主正陪着客人,怕客人知道自己不识字,便装模作样地看信。
* 识字的读音是:shí zì,识字的意思:识字 识字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í zì,意思是认识文字,指如何把具象化的事物在脑中与抽象化的文字联系起来。识字方法主要有象形识字法,阶梯想象识字法,随文识字法等等。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hycd/17406995077071.html
上一篇:负荷
下一篇: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