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节 (词语概念)使节,指古时称使臣所持的符节信物;使者,常驻他国的外交官员,或派往国外办理事务的代表。见《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
【拼音读音】
[shǐ jié]
【汉字注音】
ㄕˇ ㄐㄧㄝ ˊ
【简繁字形】
使節
【是否常用】
是
(1) [minister;diplomatic envoy]∶一国派驻另一国的外交代表;一国派往另一国办事的代表
得任命大使、其他政府使节和领事
(2) [tally]∶古时指使者所持的符节
古时称使臣所持的符节信物。见《周礼.地官.掌节》汉.郑玄.注。
使者,常驻他国的外交官员,或派往国外办理事务的代表。 唐.杜甫〈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诗:「非关使节征求急,自识将军礼数宽。」 如:「外交使节」。
使字的详细解释
【节】:[jié]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节。关节。2.段落:章节。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节烟筒。4.节日;时令:国庆节。清明节。5.事项:礼节。细节。6.限制;俭省:节制。开源节流。7.删略:节本。节录。8.操守:节操。晚节。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节。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jiē]〔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gu)。
节字的详细解释
冠盖相望 冠盖相属
使用即使使得大使使命行使促使致使使馆大使馆使劲迫使使者特使使节假使天使驱使公使指使
节目春节环节节约情节节日调节季节节能节奏节水细节时节节省节假日佳节关节使节过节节制
文天祥这一次出使,一反以前南宋使节的奴颜脾膝,苟且偷生的态度,捍卫了民族的尊严,表现了宁死不屈的高尚民族气节,谱写了一曲流芳千古的民族正气之歌。
在国庆节招待外交使节团的宴会上,各国大使夫人个个珠光宝气,光彩耀目。
答:中方将按以往惯例,邀请驻华使节出席国庆有关活动,不专门邀请外国政要。
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各国驻华使节及有关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出席了上述活动。
使节节建立从一个基本的大前提逐步建立。
他是派往法国政府的外交使节.
我国已向该国新政府派遣了外交使节.
多国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将出席决赛现场,并为入围选手担任客座评审,真正达成大使选大使的空前盛况。
外交使节们在短暂的停火达成后被护送进联合国装甲车辆,送达了安全地带。
* 使节的读音是:shǐ jié,使节的意思:使节 (词语概念)使节,指古时称使臣所持的符节信物;使者,常驻他国的外交官员,或派往国外办理事务的代表。见《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hycd/17406992996927.html
上一篇:宽大
下一篇: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