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头 地头是日本镰仓幕府(公元1192—1333年)和室町幕府 (公元1336—1573年) 时期管理庄园的官职。平安末期已有此称,指开拓土地的地主。1185年源赖朝 (公元1147—1199年) 奏请正式设置,遂成为制度。任免权属于幕府,有管理土地、征收年贡、维持治安并一度兼收兵粮米的责权。原从庄园主分取部分年贡。后改为只向庄园主交付定额年贡,侵夺庄园主利益。从南北朝 (公元1336—1392年) 起,显著领主化,并逐渐成为有力守护的家臣。
【拼音读音】
[dì tóu]
【汉字注音】
ㄉㄧˋ ㄊㄡˊ
【简繁字形】
地頭
【是否常用】
是
(1) [edge of a field]∶田地的边缘
小伙子们围坐在地头上
(2) [this place or area] 〈方〉∶当地;本地
他初来乍到,地头儿生
(3) [destination] 〈方〉∶终点;目的地
这列车怎么还不到地头儿?
(4) [lower margin (of a page)]∶书页下端的空白处
唐有青苗地头钱,是当时的一种税法。 《新唐书.卷五一.食货志一》:「天下苗一亩税钱十五,市轻货给百官手力课。以国用急,不及秋,方苗青即征之,号『青苗钱』。又有『地头钱』,每亩二十,通名为青苗钱。」
当地、本地。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蓦闻一阵血腥来,元家丁原是地头人,多曾认得柯陈家里的,一径将帖儿进去报了。」
方面。 《朱子语类.卷八.总论为学之方》:「这个道理,各自有地头,不可只就一面说。」
地方、处所。 《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孩儿路上在意,山峻难行,到地头便稍信来,与我知之。」
源头或来头。
地字的详细解释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头字的详细解释
恶龙不斗地头蛇 地头蛇 强龙不压地头蛇 出一头地 一块石头落了地 出人头地
地区地位地方当地基地地下地球大地地上土地天地地面内地地点耕地地理地震本地地质工地
石头头发头脑回头龙头势头点头带头街头抬头码头心头源头摇头镜头念头低头一头起头老头子
高粱地头,一簇一簇的大豆,挂上了一串串黄灿灿的豆荚。毛茸茸的豆叶,泛着黄色的金边。秋虫躲在里面,啾啾地鸣叫。
在茫茫的草地,在崎岖的田间地头,小草是那牛羊口中的美食,小草没有逃避,却在阵阵微风下,悠悠荡荡微笑点头,全任凭牛羊那口中之刀层层宰割,脚下的铁蹄步步践踏,你却无怨无悔,以他人的满足成为自己的快乐。
领导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民情民意。
在地头,在阡陌,田菊花隽溢出生命的汗血,盛绽出黄金的葩朵,星罗棋布,平凡而奇崛,清瘦而怡悦。风中,劲芬膏腴着季节的行踪。
成长是一曲刚健的歌谣。走进田间地头,听拔节声声,走进森林旷野,听万籁和鸣。噪动与喧腾,追逐与奋争,这就是成长的旋律。在成长的行列里,弹奏的是辉煌的音响。
太阳一动不动挂在老高老高地头顶,像一只大火球似的,火辣辣的炙烤着大蒸笼似的大地,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滚烫的大地上的小花、小草们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大树卷缩着叶子,它们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低着头。
我的字是不折不扣地像“鸡脚爬”,让妈妈和老师十分地头疼。
庄稼汉们站在地头,望着这片黄澄澄像狗尾巴的稻谷,心里像酿了蜜相同的甜。
这个“地头蛇”被绳之以法,完全是罪有应得。
* 地头的读音是:dì tóu,地头的意思:地头 地头是日本镰仓幕府(公元1192—1333年)和室町幕府 (公元1336—1573年) 时期管理庄园的官职。平安末期已有此称,指开拓土地的地主。1185年源赖朝 (公元1147—1199年) 奏请正式设置,遂成为制度。任免权属于幕府,有管理土地、征收年贡、维持治安并一度兼收兵粮米的责权。原从庄园主分取部分年贡。后改为只向庄园主交付定额年贡,侵夺庄园主利益。从南北朝 (公元1336—1392年) 起,显著领主化,并逐渐成为有力守护的家臣。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hycd/17406981106089.html
上一篇:半数
下一篇: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