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 弟之子在中古时期称为弟子,弟子在当时是常用的宗亲称谓词之一。到唐代以后开始广泛地称为侄。[1] 另外,弟子,也指侄女,即弟弟的女儿。 弟子即徒弟。如你对某种技艺有兴趣,想要学习,那你就需要寻找明师,以弟子的身份拜师学艺。。
【拼音读音】
[dì zǐ]
【汉字注音】
ㄉㄧˋ ㄗˇ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是
[disciple;follower;pupil]∶门徒,徒弟;接受他人教导并帮助传播和实行的人
学生、门徒。 《论语.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
泛指年幼的人。 《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穷弟子快走开去!让我们。」
和尚、道士的自称。 《西游记.第三六回》:「弟子乃东土大驾下差来,上西天拜活佛求经的。」
妓女。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但来两三遭,不问那厮要钱,他便道:『这弟子敲镘儿哩!』」 《喻世明言.卷四.闲云庵阮三偿冤债》:「庵内尼姑,姓王名守长,他原是个收心的弟子。」
宗教上信徒的自称。 如:「弟子李大明在此叩头上香,祈求全家大小平安。」
英语 disciple, follower
德语 Anhänger, Jünger, Schüler
法语 disciple, élève
弟字的详细解释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子字的详细解释
学生 门生 高足
弟子孩儿 入室弟子 梨园子弟 天女散花 入孝出悌 高业弟子 梨园弟子 得意门生 骨肉离散 骨肉相亲 高足弟子 正法眼藏 骨肉之亲 至亲骨肉 私淑弟子 三盈三虚 薪尽火传 善财难舍 骨肉私情 骨肉团圞
弟弟兄弟弟兄子弟弟子徒弟表弟老弟子弟兵弟妹小弟内弟小兄弟师弟堂弟弟媳误人子弟胞弟贤弟称兄道弟
孩子儿子女子日子分子男子电子房子样子妻子子女知识分子身子屋子院子肚子小伙子班子鼻子桌子
我们中国人几千年以来都是以孝为先。弟子规上也说过:“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褥。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负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又先后,术业有专攻,[造句 网]如是而已。韩愈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 弟子的读音是:dì zǐ,弟子的意思:弟子 弟之子在中古时期称为弟子,弟子在当时是常用的宗亲称谓词之一。到唐代以后开始广泛地称为侄。[1] 另外,弟子,也指侄女,即弟弟的女儿。 弟子即徒弟。如你对某种技艺有兴趣,想要学习,那你就需要寻找明师,以弟子的身份拜师学艺。。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hycd/17406968565196.html
上一篇:林区
下一篇: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