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嘴拙舌的反义词有:乖唇蜜舌,会道能说,伶牙俐齿,伶牙利齿,俐齿伶牙,利口捷给,利齿伶牙,利齿能牙,口若悬河,口角生风,口齿伶俐,对答如流,巧言利口,强唇劣嘴,灵牙利齿,能言善道,能言巧辩,能言快语,能言舌辩,能说善道,能说惯道,舌尖口快,辩口利辞,辩才无碍,铜唇铁舌,笨嘴拙舌[bèn zuǐ zhuō shé]的解释:拙:不巧。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辞。也作“笨口拙舌”。出自:杨朔《石油城》:“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 1 乖唇蜜舌 】
【拼音】
guāi chún mì shé
【解释】
形容口齿伶俐,惯于说讨人喜欢的甜言蜜语。
【出处】
《醒世姻缘传》第一百回:“素姐那乖唇蜜舌,又拿着没疼热的东西交结童奶奶这伙子人,不惟把他可恶,且都说起他的好处。”
【 2 会道能说 】
【拼音】
huì dào néng shuō
【解释】
形容很会讲话。同“能说会道”。
【出处】
明 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二折:“但熟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 3 伶牙俐齿 】
【拼音】
líng yá lì chǐ
【解释】
伶、俐:聪明、灵俐、乖巧。口齿灵活;说话利落。形容会说会道;灵活乖巧而善于应变。也作“俐齿伶牙。”
【出处】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讲三干四,说人好歹,讦人暧昧,损人行止。”
【 4 伶牙利齿 】
【拼音】
líng yá lì chǐ
【解释】
伶:聪明,乖巧;利:流利,锋利。口齿流利。形容为人机灵,能说会道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袭人本来老实,不是伶牙利齿的人,薛姨妈说一句,他应一句。”
【 5 俐齿伶牙 】
【拼音】
lì chǐ líng yá
【解释】
能说会道
【出处】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你休听那厮说短论长,那般的俐齿伶牙。”
【 6 利口捷给 】
【拼音】
lì kǒu jié jǐ
【解释】
利口:能言善辩;捷给:言辞敏捷,善于应付。指能言善辩,言辞敏捷,善于应付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斅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
【 7 利齿伶牙 】
【拼音】
lì chǐ líng yā
【解释】
伶:通“灵”,灵活,乖巧。能说会道。
【出处】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你休听那厮说短论长,那般的利齿伶牙。”
【 8 利齿能牙 】
【拼音】
lì chǐ néng yá
【解释】
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出处】
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一折:“这妮子使着呵,早妆聋做哑。泼贱才,堪人骂,再休来利齿能牙。”
【 9 口若悬河 】
【拼音】
kǒu ruò xuán hé
【解释】
若:像;悬河:瀑布;激流奔泻。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 10 口角生风 】
【拼音】
kǒu jiǎo shēng fēng
【解释】
比喻说话流利,能说会道
【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这样骂人的时候却是口角生风,不再有‘这个是’的打搅了。”
【 11 口齿伶俐 】
【拼音】
kǒu chǐ líng lì
【解释】
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也身亡命殒。”
【 12 对答如流 】
【拼音】
duì dá rú liú
【解释】
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迅速。形容对问话的内容熟悉;反应敏捷;口才极好。
【出处】
唐 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和尚盖行高而言寡,是日对答如流。”
【 13 巧言利口 】
【拼音】
qiǎo yán lì kǒu
【解释】
巧妙的言辞,锋利的口辩。
【出处】
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三人皆诈伪,巧言利口以进其身。”
【 14 强唇劣嘴 】
【拼音】
qiáng chún liè zuǐ
【解释】
谓说话厉害,不肯让人。
【出处】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四折:“也则为公心直道,从没分毫诈。也不是强唇劣嘴,要做乡村霸。”
【 15 灵牙利齿 】
【拼音】
líng yá lì chǐ
【解释】
比喻善于说话的人
【出处】
康濯《水滴石穿》第三章:“而这种种心情,竟又使得她这个灵牙利齿忽然笨得再也说不出话来。”
【 16 能言善道 】
【拼音】
néng yán shàn dào
【解释】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由于他绝顶聪明,善于识人,而且能言善道,手面大方,所以三年满师。”
【 17 能言巧辩 】
【拼音】
néng yán qiǎo biàn
【解释】
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言辩。
【出处】
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恰才灵壁之战,项王遣使征布会,布与龙且有隙,称病不赴,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纵项王驰还……破项王必矣。”
【 18 能言快语 】
【拼音】
néng yán kuài yǔ
【解释】
能说会道,言词敏捷爽利。
【出处】
元·高文秀《谇范叔》楔子:“欲遣一文武全备能言快语之士,往聘齐国。”
【 19 能言舌辩 】
【拼音】
néng yán shé biàn
【解释】
言:说,讲;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出处】
明·黄元吉《流星马》第一折:“圣人着小官传与李道宗,便着差能言舌辩,通晓沙漠人言说语,你可去说将这匹马来。”
【 20 能说善道 】
【拼音】
néng shuō shàn dào
【解释】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出处】
黄药眠《自纪篇》:“他们都是能说善道的人。”
【 21 能说惯道 】
【拼音】
néng shuō guàn dào
【解释】
形容人口才好,很会讲话。
【出处】
明 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三折:“但熟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 22 舌尖口快 】
【拼音】
shé jiān kǒu kuài
【解释】
尖:尖锐,锋利。快:锐利,爽快。形容口舌伶俐,说话爽快。也指说话尖刻,不肯让人。
【出处】
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二折:“山海也似冤仇,我和他劈什么排,不是我舌尖口快。”
【 23 辩口利辞 】
【拼音】
biàn kǒu lì cí
【解释】
辩口:口才好,善于辩论。指能言善辩,伶牙俐齿
【出处】
汉 班昭《女诫》:“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
【 24 辩才无碍 】
【拼音】
biàn cái wú ài
【解释】
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出处】
《大乘起信论》:“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得他心智,辩才无碍。”
【 25 铜唇铁舌 】
【拼音】
tóng chún tiě shé
【解释】
比喻雄辩的口才。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3回:“不得贤弟自来力救,便有铜唇铁舌,也和他分辩不得。”
有嘴没舌 笨口拙舌 笨嘴笨舌 讷口少言 词钝意虚 钝口拙腮
笨 嘴 拙 舌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fyc/175429214335613.html
上一篇:不左右袒的反义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