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从心的反义词有:力所能及,力挽狂澜,得心应手,量体裁衣,量力而为,量力而行,力不从心[lì bù cóng xīn]的解释:力:力量;能力;从:依从;顺从。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出自: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地。”
【 1 力所能及 】
【拼音】
lì suǒ néng jí
【解释】
及:达到。自己的力量能达到。
【出处】
唐 裴铏《传奇 韦自东》:“殿于宏壮,林泉甚佳,盖唐开元中万回师弟子之所建也;似驱役鬼工,非人力所能及。”
【 2 力挽狂澜 】
【拼音】
lì wǎn kuáng lán
【解释】
力:竭力;挽:挽回;狂澜:巨大的波浪。用力阻止巨大的波浪。比喻竭力扭转险恶危急的局势。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 3 得心应手 】
【拼音】
dé xīn yìng shǒu
【解释】
心里怎样想;手上就能相应地怎样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艺纯熟;做起来很顺手。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 4 量体裁衣 】
【拼音】
liàng tǐ cái yī
【解释】
量:计量。根据自己的身体长短来裁衣服。比喻按具体情况办事。
【出处】
《南齐书 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
【 5 量力而为 】
【拼音】
liàng lì ér wéi
【解释】
量:估量。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
【出处】
《左传 昭公十五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 6 量力而行 】
【拼音】
liàng lì ér xíng
【解释】
量:估量;估计;行:做;干。衡量自己的力量去行事。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五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力不从愿 力不副心 力所不及 心余力绌 心有余而力不足 手不应心 无能为力 有心无力 爱莫能助 独木难支 鞭长莫及
力 不 从 心
本文链接:http://www.tadn.cn/fyc/174400971127770.html
上一篇:鲁莽行事的反义词
下一篇:返回列表